爱游戏app账号

你的位置:爱游戏app账号 > 新闻动态 >
冰心评价林徽因:她的成就都是因男人才得来的,大家都太高看她了_徐志摩_母亲_建筑
发布日期:2025-07-07 04:13    点击次数:84

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充满苦难、黑暗与不堪的岁月,但同时,它又是文学史上百花齐放的辉煌时刻。正是在这个年代,许多才女如冰心、林徽因、张爱玲等人物崭露头角,光彩夺目。她们的才情与作品,成为了那个时代文化的象征。

然而,尽管文学界人才辈出,却也充斥着许多讥讽与批评的声音。例如,杨绛曾对张爱玲的作品批评道,认为其文章缺乏深度与意境;鲁迅则曾指出冰心的文风过于单薄、浅薄。这些作家们往往以笔为剑,互相攻讦、指责,形成了复杂的文学竞争关系。更令人唏嘘的是,冰心与林徽因,曾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她们不仅都属于名媛和才女行列,而且彼此关系十分深厚。然而,冰心却在她的作品《太太的客厅》中讽刺林徽因为“交际花”,还暗示她在婚姻中不忠,令人大跌眼镜。那么,曾经的闺蜜,究竟为何变成了彼此的敌人?林徽因是否真的如冰心所言,充满不堪?

展开剩余80%

林徽因生于1904年,浙江杭州的林宅,她是家中长女,父亲林长民宠爱有加,而母亲则是继室,这也让她的成长环境充满了复杂与挑战。自幼,林徽因便在家中受到优越的文化熏陶,她的启蒙老师是她的亲姑姑林泽民,后者是清朝末年的名门闺秀,琴棋书画无所不精。林徽因天资聪慧,性格温良,深得家中长辈的宠爱。然而,她母亲的身份却让她在家中始终感受到一种不平等的压力。林徽因的父亲虽然深爱她,但她母亲却常常表现出无所适从和情绪波动,这使得小小的林徽因在家庭中始终承载着沉重的心理负担。

在林徽因八岁时,她的父亲再度娶妻,新的继母程桂林是一个无学问但会撒娇的女人,性格柔弱但对林长民极为依赖。林徽因的母亲自然处境愈发尴尬,彻底沦为“冷宫”。林徽因对这种家庭的裂痕心有余悸,而她成年后也未曾愿意重复母亲的苦境。1920年,年仅十六岁的林徽因随父亲远赴英国留学,在这片异国土地上,她的世界开始展开新篇章。她饱读诗书,广泛涉猎名家小说、诗歌与戏剧,因而接触到了各类文化沙龙,这些经历为她后来的文学之路奠定了基础。

1924年,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并一同前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继续深造,学习建筑学。毕业后,林徽因与梁思成多次走访各地,考察了超过2300处古建筑,尤其是在战乱时期,他们为保护古建筑,编写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这项伟大的工作对中国的建筑学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产生了深远影响。林徽因也参与了设计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多个重要项目,被誉为“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师”。

然而,林徽因与徐志摩的关系却是充满波澜的。二人最初的相识,源于徐志摩在英国家中的一次偶遇。当时的林徽因,正值花季年华,她的才气与风采深深吸引了徐志摩,徐志摩不顾已婚身份,开始猛烈追求林徽因。面对徐志摩的热烈追求,林徽因心中既有惊喜又有惶恐,但她仍最终做出了拒绝的决定,部分出于道德上的考量,也部分出于家庭的责任。她深知母亲一生未得到正妻的待遇,那种屈辱与痛苦令她无法忍受。于是,林徽因坚决拒绝了徐志摩,决定离开英国。

当林徽因告别英国时,徐志摩心情低落,甚至在离婚后仍无法忘记她。与此同时,他得知林徽因已经与梁思成订婚,心中更添悲伤。徐志摩虽有才情,却始终未能得到林徽因的真心,最终他在1931年因飞机失事不幸去世。冰心在悼文中写道:“志摩死了,利用聪明,在一场不人道、不光明的行为下,仍得到社会一班人的欢迎,得到了一个归宿了!”她的言辞似乎在暗讽徐志摩的情感路途以及他与林徽因之间的纠葛。

冰心与林徽因曾是朋友,两人都在文学和文化界有着不小的影响力。林徽因在茶会上总是光彩照人,才华横溢,深得众人喜爱,而冰心常常被忽视。这种微妙的竞争关系,或许是她们友情破裂的根源。冰心在小说《太太的客厅》中,通过一个交际花的形象,讽刺了林徽因的轻浮与虚伪,暗示她的不忠与放荡。这篇小说一出,引发了广泛的猜测和争议,许多人认为冰心的笔下人物正是在影射林徽因。对此,林徽因则以寄送一坛醋的方式回应,幽默且深沉。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林徽因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更是一位为国家保护古建筑、设计文物的女建筑家。她的贡献远超一般人的想象,她不仅仅是一个家族名媛,还是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学者与设计师。无论是在文学、建筑,还是个人的处境中,她都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诠释。

林徽因有着出众的家世、才华与美貌,因此既受人赞美,也遭受了非议与误解。她并没有什么错,只是活出了自己的风采,成就了属于自己的光辉岁月。正如杨绛所言:“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她的诗意人生,最终成为了那个时代最美的注脚。而林徽因的一生,正如她所写的那句话:“万古人间四月天”,充满了不可磨灭的魅力与深情。

发布于:天津市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爱游戏app账号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